滴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滴瓶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燕赵国宝再发现青花釉红御酒香

发布时间:2020-07-13 12:20:26 阅读: 来源:滴瓶厂家

“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元青花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而青花釉里红则是元青花中的极品。因烧成难度极大,当时即成品极少,现存世的则更为罕见。在河北博物院展示的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便是青花瓷器精品中的精品,与其相似的罐子目前全世界仅有4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和日本博物馆各存1件,但这三件均已失盖)。

青花的湛蓝明净、青幽素雅与釉里红的深沉浓艳、雍容华贵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将中华文化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件出土于保定元代窖藏的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无疑具有皇家血统,但是它是如何流转到保定官家的呢?它的主人又是何许人也?它在中国青花瓷文化发展史中又占居何等重要地位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件举世闻名的国宝重器,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一)

在柔和的灯光下,她犹如一位从古代走出来的大家闺秀,雍容华丽、仪态万千。我恍然和她一同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她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她的前生和今世,在我的眼前慢慢铺展开来……

1314年(延祐元年)的春天,阳光洒在景德镇南河南岸的一处窑厂上,窑主老陈正虔诚地跪在窑神庙前,因为今天“浮梁瓷局”定烧的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大罐就要出窑了,“十窑九不成”是青花釉里红瓷器烧制的宿命,人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随着一个个匣钵从窑里搬出来,老陈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有4件罐子达到了官府定烧的标准,老陈心里默念着:“谢窑神保佑”。

时光荏苒,六百余载倏忽而过。1964年5月11日,保定市建筑公司第一工程处第二工程队在保定市永华路南小学的建筑施工中,在深约1米处发现了一处元代窖藏:瓷器11件、绿松石山子2件、彩绘玻璃瓶1件、铁棍1根及部分玉片。这批珍贵的元代文物在地下深埋几百年后重新绽放在世人面前。考古专家,发现这批出土文物是两组酒器,两件青花釉里红盖罐再次面世,她流光溢彩,雍容大方,被世人誉为珍品,引来世界瞩目。

2013年6月,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在众多的元青花瓷器中,保定窖藏出土的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静静屹立在展厅中心,青花的幽靓雅致与釉里红的浑厚壮丽,再次惊艳全场,震撼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和青花艺术的追随者们。

(二)

穿越历史的疑云,要想解开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更多的技术谜团,还得点击三个关键词:“青花”、“釉里红”和“开光”。

“青花”是指用含氧化钴的青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然后罩上透明釉,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呈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釉里红”是指以含氧化铜的彩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入窑在800℃高温下烧成的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釉里红”是指在瓷胎上以青花和釉里红两种料分别绘画纹饰的不同部分,再罩上透明釉后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开光”是指在瓷器上构成圆形、长方形、菱形、扇形等外框,在其内绘画,谓“开光”。其具体做法是在成型器物表面,贴上圆形或方形的湿纸,施色釉后把纸揭去,在没有釉的空白处,以色料绘花纹或贴花,干燥后即行吹釉或以其他方法施釉,高温烧成。

“青花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烧瓷中最难烧造的品种,也是最为精美的作品。其烧造的难度主要在于温度与火候的把握:800℃,表现釉里红的成色的氧化铜开始流动和挥发,而烧造青花呈色的氧化钴却仍需要提高400℃。所以要同时保证青花和釉里红的成色,釉料中铜的含量的精准度、温度和时间长短的把握及放置窑位的选择等等,都极为苛刻。故窑工们常说:十能出一者,可谓佳矣。

然而探究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的前世家族“成员”,应该还有两位“近亲”。1980年,江西丰城元后至元四年(1338年)凌氏墓出土了两件带有明确纪年铭文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一件为堆塑四灵塔式盖罐,另一件为堆塑亭楼式谷仓,两件器物均器身堆塑装饰用釉里红,文字题记用青料书写,二器是目前公认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家族成员”。青花釉里红品种因釉里红的呈色工艺技术难度高且不好把握,虽元后至元四年出现,但是历经明代至清初两百余年的缓慢发展,直至清代雍正时期才完全成熟,乾隆以后又走向衰落。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的惊人之处,就在于古代窑工们把“青花”、“釉里红”和“开光”三个关键词语所代表的陶瓷烧造的最高难技艺,成功地融合并叠加在她们的身体里,融合出了元青花中最美的“奇葩”!

(三)

那么这对“青花姐妹花”的最后主人应该是谁?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的观点:保定张氏张珪。而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似乎正在改变这一论断。

翻阅历史史料,可知“保定张氏”(或称满城张氏、顺天张氏)是蒙元时代六大汉军世家之一,在蒙元平金、伐宋战争中战功卓著。张珪的爷爷张柔因拥立忽必烈颇著功勋,而且主动支持中央集权政策,故甚受忽必烈尊崇,历任荣禄大夫、河北东西路都元帅、昭毅大将军、晋封蔡国公。张珪的父亲张弘范为张柔第九子,为张氏家族第二代中成就最高者,他于1278年受任蒙古汉军都元帅,领兵二万,追讨宋帝罡、帝昺。1279年在崖山消灭宋军,助忽必烈完成统一大业。张珪是张氏家族最后一代的重要人物,官至蔡国公,拜中书平章政事,也是元朝中期的重臣。元世祖忽必烈曾赞誉保定张氏称:“此家父子相继,自太祖皇帝以来,定中原,取江南,汉人有劳于国者,是为最。”

林梅村教授认为,有史料记载,在1312年和1319年两次元仁宗曾赏赐保定张氏两批御酒,1328年张珪家族被灭门前夕,其族人将盛放御酒的酒器埋入地下,其中就有著名的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长期以来,这一观点已被多数元青花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所接受,果真如此吗?

1972年,湖北黄梅县元延祐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白釉褐彩塔式瓶一直被作为最早的元青花瓷器。然而,2009年,上海博物馆的熊樱菲副研究员采用“能量失散X荧光分析”法对其釉料的检测结果表明,其褐彩中不含钴元素,即这件器物不是元青花瓷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纪年青花瓷器的佐证,专家们基本可以认定元青花瓷器创烧应在1319年以后。这就从时间上否定了保定窖藏文物为元仁宗在1312年和1319年赏赐张珪酒器的可能性,因为当时元青花瓷器尚未出现,何谈赏赐。

否定了保定窖藏文物主人为张珪的说法,那保定窖藏和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的主人究竟是谁呢?有学者提出:应该是元惠宗时期的保定路达鲁花赤月鲁不花。我认为很有道理,月鲁不花何许人也?

月鲁不花,蒙古族人,生而容貌魁伟,曾受业于韩性(韩琦八世孙),“为文下笔立就,粲然可诵。”少时参加江浙行省乡试,中举并高居右榜第一。其从基层的将仕郎做起,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吏部尚书、中奉大夫等朝中重职。其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是至正十八年(1358年)以“廷官”礼部尚书兼职保定路达鲁花赤,其指挥当地军民多次击退红巾军的进攻,深得保定路人们的爱戴,朝廷亦对其进行嘉奖“进中奉大夫,赉上尊四、马百匹。”后朝廷召回为详定使,然而其离任仅一个月后,保定即陷落。

由上可知,1358年,月鲁不花因保定退敌而得到元惠宗的赏赐,赐品为“上尊四、马百匹”,这恰好与保定窖藏出土的4件储酒器相对应。同时,由月鲁不花兼职保定路达鲁花赤时,皇帝对其格外器重,故其保定退敌后,得到御赐的珍贵酒器实属情理之中。后由于月鲁不花离开保定仅一个月后,保定即陷落,为保护这批未来得及带走的御赐酒器,其家属将其埋入地下。

另外,关于保定窖藏瓷器的生产年代,11件瓷器中的6件元青花瓷器器形规整,成色完美,纹饰复杂,工艺精绝,据此推断,这些器物不可能是元青花初创阶段的产品,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结合至正十二年(1352年),元青花的生产地景德镇即被红巾军首领项普攻占,故推测保定窖藏瓷器的生产年代当为元至正十二年以前的至正年间(1341—1352年)。

这是基于目前最新研究成果的最新论点,有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所佐证,相信会很快得到学界与大众的认可。

(四)

元青花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至正十一年款”青花瓷被世界考古学界认定为元青花断代史的标准器物。而上世纪60年代在保定出土的,以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为首的一批文物,则被誉为:国内首次发现的成批“至正型元青花”类型。它们为国内研究元青花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具有开创性意义。

景德镇生产元青花产品至今已超过650年的历史,而人们真正开始系统认识和研究这类珍贵文物不过只有60年,元青花在陶瓷历史里隐藏了590年,这是何因?

在元青花的认知历程中,有一个人和一对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美国学者波普博士和“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20世纪50年代初,波普博士访问了世界上集中收藏中国14世纪青花瓷器最多的两个场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普·撒莱宫和伊朗阿德比尔神庙。后其从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一对署有“至正十一年”供养题记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入手,结合上述两大收藏中具有相似风格的青花瓷器进行对比研究,于1952年、1956年在华盛顿分别出版了《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普·撒莱宫收藏的一批中国瓷器》、《阿德比尔神庙收藏的中国瓷器》两本书。在这两本书中,波普博士以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这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标准器,把凡是与之图案相似的青花瓷器都定为“14世纪青花瓷器”。波普博士用“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象耳瓶这把钥匙,打开了元青花研究的大门。

这套来自于古老中国的“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现藏于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据说,它们的来历是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玉山县的一位名叫张文进的人在景德镇定烧的供器,后施舍给了当地一座道观,祈求保佑全家吉祥平安,后辗转被英国人帕西瓦尔·大维德收藏。

约翰·波普博士对中国元代青花瓷的热忱,仍然没能唤起新中国陶瓷界的专家学者们对元青花的眷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业界或是不承认元代有青花,或曰“不值钱”、“太粗糙!”对外国学者的研究著作嗤之以鼻、无人问津,致使“元青花”在被波普博士辨识出来以后,并未立即引发我国的元代青花研究高潮。“元青花”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的热点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考古界一系列元代窖藏、遗址、墓葬出土元青花瓷器资料的发表和一些相关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使元青花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并逐渐成为国内持续的研究热点。目前元青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元青花的起源,元青花的文化来源,元青花瓷器烧造上限及性质等。经过专家考证基本厘清了元青花的历史脉络:青花瓷器最早出现于唐开元至宝历年间(721-826年),在河南巩义窑一带生产。但元青花的成功烧制与唐青花没有承袭关系。元青花中包含的众多的文化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随着学术界对元青花的认知和界定,元青花的价值才逐渐被国人所认知和推崇。

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中以2.3亿人民币的价格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据考证,它只是元代晚期景德镇民窑作品,只能代表元代晚期江南民间制瓷艺术的水平。而身世显赫的、具有皇家血统的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显然在各方面都远远高出了“鬼谷子下山”罐。作为元代鼎盛时期皇家艺术的代表作,元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价值与“鬼谷子下山”罐绝对不可同日而语。(黄信)

岳阳定做西服

保定设计工作服

河南订做西装